跳到主要內容區

北科對建啤案共創多贏說明

各位委員大家好,我是北科大校長王錫福,百年來北科大始終秉持為國家培育關鍵產業人才、貢獻社會的初衷,我自己身處教育現場,深深感受到校友們為台灣社會努力與無條件付出的行動。在我擔任校長主理辦學六年多的時間裡,深獲各界的肯定。日前剛獲得《遠見雜誌》USR大學社會責任「大學永續報告書」楷模獎及「在地共融組」楷模獎。我們的努力不只在地,並且接軌國際。

然而,學校現正面臨轉型的重要節點,過去臺北工專時期,學生約3,800人,校地有12.9公頃。1960至70年代配合台北市都市發展,將3.3公頃校地提供市政府徵收做為道路用地,校地銳減為9.6公頃,但學生人數成長至目前已逾1萬3,666人。今日的北科,學生面臨教室嚴重不足,教師無法滿聘,研究量能難以發揮,連續兩次的校務評鑑,委員皆明確指出校地嚴重不足與受限的事實,已成為目前北科大校務永續發展無法迴避的嚴峻挑戰。

近年,多所大專院校皆向中央及各縣市地方政府爭取校地,但多數成效不彰。北科大需地殷切,業已評估相關增加空間之可能性,綜合考量教學、研究資源之集中效益及大學城帶動社區發展之目標,故以鄰近現有校區之土地為優先考量。距離北科大約200公尺的建啤土地若與校園連接使用,能立即有利於教學場域的連結,建啤園區也將納入北科大文化資產保存暨活化應用的規劃中,所有作為將遵循《文資法》及其相關法規。北科大將依108年12月30日台北市政府第121次文資審議會審查通過之修護再利用計畫為依歸,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成立建啤修復再利用工作小組,進行文資修復與活化。

建啤校區規劃分為大學一及大學二兩個區塊。大學一包含修繕古蹟12棟/歷史建物2棟,修復再利用計畫將分期進行,預估所需經費為5億3仟200萬,這是北科大的社會責任,非單一人民團體能為建啤永續做到的。大學二有歷史建築抽水井1座,無文資身分之建築3棟,除水井外,其他修復後將實際作為教學與實習運用。

北科大有能力、有專業、有團隊維護建啤校地,除既有行政支持外,設計學院互動系、工設系及人社院文發系等專業師資,加上建築系超過三分之一的老師具有歷史建築修復專長,讓建啤校地不只是文化資產維護的活教材,更希望師生建構守護城市歷史文化的使命感。

北科大太空系統研究所及創新學院的AI、資安、半導體在國家重要政策引導下已建置完成,對照配合國家人才培育所持續面臨的校地困境,本案除充裕國家高等教育資源外,亦整合文化資產之保存及國有土地之活化使用,自屬中央重大建設。建啤校地不僅能立即紓緩校地不足的問題,對於政府支持文化永續與技職教育發展,也是千載難逢的實踐契機。

未來,建啤校區在不影響校務下,將持續秉持友善鄰里,提供里民辦理活動場域、圖書館資源免費借閱、優惠推廣教育課程、規劃里民停車位等各項服務。北科鄰近三里(昌隆里王志剛/民輝里陳威禎/梅花里吳崑山)及大安區副區長李條凰皆力挺北科爭取建啤校地。北科大是一個沒有圍牆的開放式綠色校園,今日如此,未來在納入建啤校地後,依舊會秉持生態校園社區化,學校設施公益化,讓北科大成為都市永續教育的發電廠。

以東西向鐵路工業建構的文化軸線,身為工業領航的典範學校,北科大不能在這裡缺席。因應世界潮流,最好的古蹟維護,都是由大學的專業來管理,如牛津大學圖書館、劍橋大學聖母教堂以及台灣大學文學院等。北科大歷史建築紅樓、一大川堂等都在行政與教學團隊有經驗的執行下,讓保存與活化文資成為校園生活的一部分。一方面可培育學生守護文資的意識,同時節省政府近60億以上的經費開支,相較於交由私人經營,建啤交給北科大最具公益性,且最能保障其永續發展,希望各位委員能支持教育/支持北科大。

教育永續/文資維護/繁榮鄰里,是可以並存且創造利他與共好的多贏局面。今天,針對建啤議題,並沒有對立的兩方,共同的目標就是「維護啤酒文化、活化古蹟歷建」,我們所要討論的是誰可以在全民的監督之下,用最有效的資源達成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。未來將邀請各方先進成為我們請益的對象與合作夥伴。北科大將擘劃具有文化底蘊的國際化教學場域,世世代代守護建啤文化資產。
瀏覽數: